從2003年爆發非典促使電商發展,到時下盛行的新型冠狀病毒,歷來,由大型疫病導致人們生活習慣,乃至于產業格局、社會發展被改變的案例屢見不鮮。
十四世紀爆發于歐洲地區的黑死病奪去了80%感染患者的生命,死亡人數超過兩千萬,相當于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二。
據史料記載,黑色病爆發前,歐洲地區大部分國家地少人多,但是黑死病爆發后,大量人口死亡導致大量的土地被閑置出來,種地忙不過來,因此一些農民開始把種莊稼改成養羊,收益更高。
與此同時,黑死病還迫使人們離開城市,躲避到鄉村,早期城市化、經濟的發展也因此受到重創。更重要的是,大規模的疫病導致了人們對于教會的質疑,進一步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到來埋下了伏筆,社會發展歷程隨之改變。
眼下,2020年新爆發的冠狀病毒遠不如歐洲中世紀那般殘酷,但也讓大型制造業、餐飲、零售、旅游業以及影視行業發展受到影響。與此同時,卻也在無形之間促使了其他行業的飛速發展。
受疫情影響,人們的衛生意識大為增強,洗手液、消毒殺菌劑等商品的需求量也隨之提升,做預防隔離之用的口罩更是需求暴增,一個普通口罩被炒到了850元的天價,仍然“一罩難求?!?/p>
此外,由于病毒隔離導致大部分職員原地居家等待復工,無聊之中堆積出的煙癮、酒癮比平時更為強烈,這又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煙酒茶果品的大賣。
為了減少出門帶來的風險,生鮮電商作為本次疫情中影響最為直接,也最為顯著的一大領域。今年春節期間的訂單量大幅增加,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整個行業的長遠發展。
據某平臺透露,僅大年三十一天,今年的訂單管量同比增長超過300%,而且客單價也相比平時高很多,基本每單都超過100元。
一般而言,四到五次的購買就能養成習慣,從本次疫情爆發到最終結束,大部分消費者通過網絡渠道訂購生鮮產品的使用頻率,將遠遠超過這一數據。這意味著此前并不被關注的生鮮電商,將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重視。
在經過疫情非常時期,由于大眾恐慌導致的搶購潮這樣的極限環境考驗后,菜品優質,后端供應鏈以及配速服務周到的平臺,將有望取得更進一步發展。
疫情盛行期的負面消息滿天飛,但并非對于所有企業來說都是利空。對于那些能夠快速適應突變的優勝者,這也許只是一個開始。
新的機遇正在醞釀。對于那些順應時代變革的企業與個體而言,這是個充滿想象力的時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