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傳統農批市場,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,車流如織擁擠不堪,污水橫流氣味難聞,垃圾遍地環境臟亂,已經影響到市場的生意。
最近幾年,傳統農批市場內在的痛點、堵點不斷顯現,從車輛收費到進銷存數據,從管理模式到管理效率,從結算方式到經營模式,從食品安全到食品追溯等環節,暴露出不同程度的問題。
當前,傳統農批市場面臨新一輪的發展瓶頸。特別是在最近兩年多的疫情防控形勢下,農批市場交易存在諸多不便,市場商戶的生意更是受到了不小的沖擊,這也直接影響到市場方的穩定。
現在不少農批人經常感嘆:農批市場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。那么農批市場目前存在哪些不可忽視的問題?未來出路又在哪里?
堵點痛點正加快顯現
從表面上看,傳統農批市場似乎并沒有什么問題,即便有也只是市場環境臟亂差、經營秩序亂的表面問題,但實際上,表面上所暴露出的問題,更加折射出市場經營管理方面依然處于低水平、低層次的階段,更何況不少問題已經在無形當中阻礙市場的發展。
01
車輛進出管理混亂無序
很多農批市場車來車往,經常出現交通擁堵,由于市場沒有對進出車輛、人員進行有效登記、管理,使得市場內部人員混雜、車輛混亂、貨物來源不明,這也直接影響市場里的經營秩序。
02
管理效率低且成本過高
目前很多農批市場依然以收租金、攤位費為主要營收來源,而且高度依賴于人工來管理,效率低且成本高。
同時缺乏優秀的市場管理系統支撐,管理溝通成本上升,矛盾也時常發生,跑冒滴漏現象更是難以避免。
03
決策缺數據且食品溯源難
由于市場信息化水平低,導致市場數據采集率低,日常的管理決策缺少數據支撐。
而且市場管理往往依賴于個人經驗和能力來推動,存在判斷失誤的風險。同時農產品檢測跟不上,檢測溯源數據也就很難實現。
04
電子結算實施難度阻礙大
雖然電子結算已經運用到各行各業,但傳統農批市場卻并沒有得到重視,即便有的市場已經實現,但傳統“一卡通”老模式無法適應新環境,實施起來有困難。
而且有的市場商戶配合度低,抵觸大,逃單漏單時常發生。加上市場監管存在一定的滯后性,往往難以及時堵漏。
05
競爭逐步加劇且同質化
作為農產品流通的主渠道,農批市場發揮的功能比較單一,加上盈利來源又窄,行業同質化競爭逐步加劇。
面對生鮮電商日益強盛及沖擊,農批市場的客流正在逐漸分流,這也導致市場商戶收益越來越低。
借“力”將痛點逐一擊破
市場想要在激烈的環境當中脫穎而出,需要從外到里擊破每一個痛點。
NO.1
接入車輛進出場管理系統
車輛進出場管理難?就讓車輛進出場系統來幫忙。該系統是由門崗管理系統、車牌識別系統、地磅稱重系統,智能門禁道閘、車輛識別一體機、云服務器等軟硬件組成。
不僅可以支持按噸位、按車型、按商戶類型等多種收費模式,還可以自動獲得到市場的進銷存數據,整個車輛進出管理實現數據化,全面助力市場車輛收費管理變得精準、高效、規范。
NO.2
引入市場信息化管理平臺
農批市場的體量往往非常龐大,這給市場管理帶來很大的挑戰,單純依靠人工來管理已經不現實了,很有必要借助更便捷、更高效、更規范的市場管理軟件來輔助市場管理,降低日常溝通成本,快速提升管理效率。
目前國內有部分農批市場開始引入市場信息化管理平臺,賦能市場在日常管理、監督、服務、跟蹤等方面實現數字化、智慧化,從市場管理、商戶管理,到招商管理、物業管理,再到食品安全、AI監控,以及會員管理、倉儲物流等,均可以通過該平臺實現高效化管理。
NO.3
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運行機制
食品安全是底線,亦是紅線。農批市場作為農產品流通的主要渠道,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。此次反反復復的新冠疫情,一次又一次給農批市場里的食品安全敲響了警鐘。市場應把食品安全擺在重要位置,并建立起完善高效的食品安全追溯運行機制。
在確保機制運行之前,市場一方面要建立起標準化的食品快檢室,并配備相應的檢測設備;另一方面還需要引入食品安全追溯系統,每天檢測的菜品數據會自動上傳至系統,并通過數據屏進行公示。
NO.4
全面接入電子結算系統
在過去,傳統農批市場在交易結算方面比較單一,買方沒有過多的選擇,而且結算過程較為復雜,再加上賒賬過多,后期收款成本高。不僅如此,不少市場在收取租金及水電費方面同樣很傳統,這也為雙方增加了一定的時間成本。
當下,互聯網及科技迅猛發展,電子結算已經非常普及,農批市場的交易結算方式同樣可以實現多元化,從現金、銀行卡的基礎上,增加微信、支付寶、會員卡、聚合支付等眾多快捷的結算方式,大大方便了買賣雙方,也提高了雙方的交易效率。
NO.5
打造線上供應鏈商城
目前大多數農批市場的經營模式較為單一,依然以線下經營方式為主,但客戶的需求在變,他們需要更便捷、更高效的購買渠道,其中在線上直接購買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新選擇,所以傳統農批市場也應該積極轉變經營思路,打通線上渠道。
其實有一些農批市場已經實現或正在布局線上供應鏈商城,有的是市場采取商戶入駐的模式,市場協助經營;而有的市場則選擇自營模式,全由市場運營。
同時市場還建立了完善的物流配送服務平臺,打造直供直銷、網上下單、連鎖配送等模式,既能盤活上下游資源,也能夠真正縮短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。
結尾的話
當前,傳統農批市場的數字化、智慧化轉型升級已經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。
從管理到交易,再到服務,全流程實現互聯網、數據化,特別是市場里的各種需求,均可以通過不同的智能終端自動采集、自動全程,無需人工操作,市場方隨時都可以登錄后臺查看詳細數據,數據驅動管理。
而且智慧化農批模式不僅讓買賣雙方的效率快速提升,而且由于整個流程的數字化,所有的交易環節都可以留證,也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,提高了整個市場的流通效率。
并且在這個基礎上,監管部門也可以更精準、更及時地進行監管,為市場的經營和發展提供更大的保障。